相邻地区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区域性★、流域性、关联性强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
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立相关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完善监测网络★,整合信息资源,加强对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生态环境、空间目标,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重大关键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状况、人员分布和流动情况★,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异动、网络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综合监测★,推动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深度融合,多种途径收集获取并共享信息,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信息综合和分析研判,及早发现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性信息,提出预警和处置措施建议。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由本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牵头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协调本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视情设立现场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并结合实际按规定成立临时党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应当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专门工作力量,细化应急预案★,做好本区域突发事件应对组织协调工作。村(社区)应当增强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和组织动员能力,依法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做好本区域应急管理相关工作★。
坚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当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将安全风险防范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按规定组织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传染病疫情★、生物安全风险等进行调查、评估★、登记★,加强风险早期识别和信息报告★、通报。各地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必要时向社会通报。
推荐新闻 / Recommended news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937392985扫一扫 关注我们
15937392985
扫一扫 关注我们